【铁塔下的幻灭与真实】配资最安全的三个平台
巴黎的晨雾里,埃菲尔铁塔的尖顶若隐若现,像一柄生锈的餐刀戳进灰蒙蒙的天穹。我站在塞纳河畔,看着河水裹挟着不知名的碎屑缓缓流淌,忽然想起某位先贤说过:\"远方的风景,总是先活在人们的想象里。\"
国门洞开之后,中国人的足迹渐渐踏遍五洲。有人偏爱近邻的樱花与佛塔,也有人执意要往更远的西洋去。欧罗巴,这个被无数诗文镀上金边的名字,自然成了许多人心中的圣地。我亦不能免俗,背起行囊直奔法兰西——这个在杂志插页里永远光鲜的国度。
展开剩余79%(一)香榭丽舍的尿骚味
未至巴黎时,我总疑心这里的空气都该是香槟味的。橱窗里的模特该穿着笔挺的西装,老太太挎着竹篮买长棍面包,街头艺人拉着手风琴,连鸽子飞过的弧线都该带着诗意。
现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。
除了奥斯曼大道上几处擦得锃亮的橱窗,这座城市更像一个穿着旧丝绒外套的落魄贵族。地铁口堆着发霉的报纸,墙角泛着可疑的水渍,最要命的是那股子挥之不去的臊味——后来才知,巴黎人惯于随地便溺,连市政厅都贴出告示:\"请勿在此处小便\",活像给野猫立的规矩。
(二)黑皮肤的\"高卢人\"
卢浮宫前的广场上,卖纪念品的小贩十有八九顶着卷曲的短发。起初我以为自己误入了达喀尔的集市,直到看见凯旋门才确信仍在巴黎。教科书里\"金发碧眼\"的法国人,早被五颜六色的移民浪潮冲得七零八落。咖啡馆里戴头巾的姑娘,地铁站吹萨克斯的黑人乐手,倒比蒙娜丽莎的微笑更显真实。
(三)捂紧钱包的旅行
在里昂车站,亲眼见着个亚洲面孔的游客被三个吉普赛女人围住。她们举着硬纸板作掩护,手指却灵巧的鳝鱼般滑进他的背包。这场景让我想起绍兴乡下偷鸡的黄鼠狼——只不过这里的\"黄鼠狼\"得手后,会大摇大摆走进旁边的警局报案?警察多半会耸耸肩:\"C'est la vie(这就是生活)\"
至于开销,更叫人咂舌。二十欧一碗的洋葱汤漂着两片干面包,青年旅舍的架子床比棺材宽不了多少。某夜热得睡不着,才发觉这屋子连电扇都没有。前台叼着烟卷笑:\"空调?那是给阿拉伯酋长准备的。\"
或许有人要驳我:堂堂艺术之都,怎会如此不堪?诸君若不信,大可亲自来看。横竖旅游这事,就像相亲,媒婆嘴里西施,掀了盖头才知是东施。
临别那日,我在蒙马特高地看见个中国姑娘举着自拍杆转圈,裙摆扫过地上的烟蒂。她对着镜头喊:\"看呀!真正的巴黎!\"阳光突然刺破云层,给整个城市镀了层金——这倒是和明信片上一模一样。
愿诸君旅途愉快,既要看清世界的褶皱,也不忘珍藏它的光芒。
发布于:山西省配资交流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